微信视频号自2020年1月份开始内测,5-6月份逐步开放公测以来,历经几个月的用户发酵和功能迭代,已经成功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微信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消费版块之一。
账号运营方案
一、流量运营
1. 运营目标拆解
老黄在《运营之光》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优秀的运营和一个普通人之间会存在的一个核心差别,就是优秀的运营拿到一个问题后,会先回归到流程,先把整个问题的全流程梳理出来,然后再从流程中去寻找潜在解决方案。所以当我们接到一个任务之后,不要急于去做,而是要先思考,剖开外表去看本质。然后用流程化思维、精细化思维、杠杆思维、生态思维助力目标达成。
流程化思维:思考每个环节有没有地方可以助力目标达成
精细化思维:拆解每个点,细分到具体可执行的部分
杠杆思维:撬动用户或者资源,通过小的点完成去促成整体完成,比如请大佬
生态思维:思考整个局得参与者,每个人最需要什么,让他们互相匹配,完成价值链接,比如一个微信群里。
同理,视频号运营也得有全局思维:要学会梳理整体运营思路且能拆解运营目标。具体如何梳理和拆解呢?
举例:Amber接到公司视频号运营任务,要求在3月份将账号做起来。怎么做呢?
第一,确定阶段目标。明确团队对账号的期待和要求,如3月份的目标是完成IP曝光和用户增长。
第二,制定时间线。除了要明确目标还得做好时间规划,方便有条不紊的推动计划达成。
第三,梳理阶段重心。围绕阶段目标制定各时间段的核心工作任务。如:
梳理运营规划。谋定而后动,提前做好账号运营规划方案。
拍摄并推送内容。账号规划做好后就得开始拍摄、剪辑、推送、运营等工作。
深度研究平台推流机制。熟悉平台规则,以出爆款为目标。长尾效应爆款会持续带量,爆款会带动普通作品的数据,出了爆款会更容易再出爆款。
重点运营热门视频。数据较好的视频可做置顶等动作,并有意识引导其他流量对该视频做点赞、评论、完播等动作,助推获取更多曝光。
运营情况及数据复盘。做好数据记录和数据分析,依据数据变化情况指导创作迭代优化。(不做无意识产出的工具人,要有意识的培养数据思维、运营思维等能力)
核心目标拆解
最后,再将任务拆解到每周的产出,通过这样的方法初步完成阶段运营目标的拆解。
2. 核心流量逻辑
视频号的本质是私域流量撬动公域流量,但最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把吸引来的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是否理清自己的流量逻辑。
注意:不要脱离业务去谈平台流量逻辑,要结合自己的变现需求去梳理,不要一上来就整平台底层逻辑和推荐算法逻辑。因为好数据≠好变现,如做音乐推荐、情感语录、影视剪辑的账号获赞大概率要高于好书分享与技能教学类,但变现能力往往相反。
所以,为了避免无法变现或变现能力弱,要先理清自己的核心业务逻辑。明确好你的商业变现模式,才是从零到一的增进。另外,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在梳理用户旅程地图。
因为视频号内放个人微信会被限流。所以目前通用的流量链路是:视频号下方挂公众号到公众号导流个人微信号再到个人微信号做转化。
流量逻辑梳理
另外要注意,流量和流量池是两个概念。流量思维是指获取流量后然后变现流量,流量池思维则是要获取流量并通过存储、运营和发掘等手段,再获得更多的流量。 流量思维和流量池思维最大的区别就是流量获取之后的后续行为,后者更强调如何用一批老用户找到更多新的用户。
视频号处在微信生态和视频生态的交集、视频社交关系链与微信流量生态链的“十字路口”。企业在快速获利的阶段,只顾着把用户吸引进来,但没有做好用户留存和用户裂变。变现仅仅依靠流量抢夺,没有转化品牌意识,这样很容易形成一次性买卖。缺乏品牌心智,则没有办法锁住核心人群,形成品牌认知,才能带来复利效应。
总结:合理的流量路径是——流量获取(公域流量池)到 流量沉淀(私域流量池)再到流量转化(流量留存)。但在各环节都可以加上裂变、引流、病毒营销等流量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