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插画设计细节系列之群雄吕布

时间:2025-07-09 12:03:47 777小游戏 人气:1.04W

三国杀插画设计细节系列之群雄吕布

吕布:

虽然雁门没有对吕布特别欣赏,但游戏归游戏,当我第一次接触三国杀这款桌游的时候,我还是果断选择了“吕布”。

教我玩三国杀的那位桌游店店长傻了眼,苦笑了一下,因为当时我抽到的身份是“忠臣”,还是主公刘备的“忠臣”(当时完全不懂何为配合、回合外防御甚至输出)...

可以说,吕布的技能和最初的三大主公没有一点联动,总是单兵作战,感觉就像历史中真正的吕布一样。

我们可以看一下眼前的插画,从吕布的头饰、坐骑和武器看来,游卡还是挺贴合演义中对其的表述的,然而这幅吕布的插画也属於一个乏善可陈的作品。

如果非要说说值得留意的地方,我还是建议从历史的角度去品味一下插画中吕布的眼神...

插画中的吕布自如地舞动著方天画戟,杀得眼红却面无春夏秋冬,甚是寒胆逼人,也突显出其勇武异常、睥睨当世,非凡夫俗子能及之的冷峻与刚猛!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你超凡脱俗却又不善与人交流时,往往总有气破千军之力,也不及一流连乡里的穷酸书生。

吕布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之人。

刚才谈到他的勇武,也许不少朋友会有异议。有异议绝对是好事情,利於交流:他们会觉得吕布当年身为丁原的主簿,其实就一文官而已,何来的勇武?莫非是演义故意夸之?

我们说,演义七分史实却带有三分戏说,但这戏说的立足之本是需要史实的。

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吕布的出身。

吕布因其勇武被并州刺史丁原任为“骑都尉”(这个官职不展开介绍,但即使不了解,我们都能从字面上知道是一个武职,说明吕布出身是一武人),后被调任并专职,丁原任其为“主簿”(汉时主要为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不少朋友就是以此点认为吕布的勇武并非如此超凡或者直接认为他是一文官,其实不然。从史书上记载丁原对吕布的提拔和亲昵态度我们可以推断,使其任“主簿”也许更多的是出於一种信任(毕竟处理文书的,基本上都需要不时的贴身)。

丁原进京与大将军何进密谋诛杀宦官的前后,吕布就被命为“执金吾”。“执金吾”这官职是要我们做什麽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派一堆人让你使唤,而且要你负责现在首都的巡逻工作,内容涉及还不仅仅涉及当地治安(“执金吾”的“吾”念yu四声,无独有偶,根据《后汉书》和《英雄记》的记载,丁原生於贫苦人家,注意,也是“为人粗略,有武勇”和“执金吾”的出身,如此相同的性格和资历,继续发挥自己的小宇宙吧)!

目前为止,我们应该对吕布“有勇武”这一观点是没多大异议的了(据史书记载,他出身于现在的内蒙境内,个人认为他就是一名弓马嫺熟的混血儿:三国历史上出名的帅哥并不多,吕布属於其中一个),但他的勇武又能多高呢?我们试试从吕布的后来经历和对董卓的侧面理解来一个猜想。

历史上,吕布的第一个东家“丁原”算是董卓的半个政敌,董卓知道吕布是个对身外物“容易动心”的人(请注意,这个时候我们还不能把吕布评价为见利忘义,毕竟弱肉强食的乱世实在有太多的不堪),所以杀了丁原之后,便顺利地把吕布拉到自己帐下。

但董卓自知自己凶暴之名诏于天下,为人所恶,所以时常要吕布作自己保镖——正所谓无知者无惧,大善者大勇,而从历史的长河和恒河沙数的演义典故中可知,凡“大奸大恶”之人基本上都有一颗“贪生怕死”之心,表面上很厉害,但一到了生死关头必定如纸老虎被戳穿一样可叹可笑。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震慑身边的不服者,董卓必须找一个外能逼人、内能保己的猛士!而吕布能首当其冲地成为其不二人选,可知吕布之勇武实在可畏于当世也(详见历史上其为解决刘备与袁术纷争而上演的“辕门射戟”,此史实使雁门更坚信如此百步穿杨之术,不是常年受塞外弯弓射雕之教化且天生异禀之人,绝对不能随意为之)!

但是,历史上的董卓又天生多疑之极(详见演义中的曹操生性),所以曾因小事便向吕布掷出手戟(详见演义中“凤仪亭”的桥段),又因为吕布与董卓的婢女有染(据传这一婢女就是当年罗贯中创作“貂蝉”时的艺术原型),恐怕事情被董卓发觉,所以心中十分不安。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但从这小插曲看来,我们可以知道历史上的董卓和吕布都是沆瀣一气、貌合神离的,而且吕布的为人作风这的不是很好(除了跟董卓婢女有染外,之后还跟自己部下的妻子有染,多情之人终无误于己!哀哉,慎之)~

之后有关他是如何辗转投靠众群雄并与曹操对峙中原的,这里并不展开,但是雁门必须要说一下的是吕布在历史上“投靠”了多少个东家:

杀丁原,弑董卓,投袁术,随袁绍,依张扬(有一个勇武出身而见史载之人,自古燕赵多豪侠也),附刘备...吕布的简历实在是丰富多彩,假如我是用人单位的话,一定傻了眼(演义中张飞将其大骂为“三姓家奴”便源於此)...而他人生中最后的一名东家“刘备”也因为他本人的性格和不良作风而屡次不是成“冤大头”就是“泥菩萨”(详见历史中二人对作用徐州的“攻守逆转”和吕布对刘备的鹊巢鸠占、喧宾夺主)!

谈谈吕布的下场吧,也许大家都知道“吕布命丧白门楼”,但其前后的详细过程和结果是怎样的呢?

东汉建安三年的冬天,长於厮杀却短于识人的吕布最终被屡败屡战的曹操打得满地找牙,最后龟缩于下邳(今江苏睢宁一带)。大家都知道吕布属下的人心不一,最后曹操采取郭嘉之言水淹下邳并捉得吕布!

当时,吕布见大势已去,命令左右将他的首级交给曹操,但左右不忍(早年我还因此而觉得他虽然惨败,但还算项羽一类的真汉子,后来再回想他以前的做法便打消此念头。他这一做法顶多只能说那一仗的确是鏖战,在曹操面前吕布自己也输得心服口服、无力回天),便下城投降。吕布被捆到曹操面前,曾要求松绑,但曹操嬉笑说:“捆绑老虎不得不紧。”(请注意,这带有演义色彩的说话的确是从历史上的曹操口中而出的,个人认为这句话值得玩味的地方不是用“老虎”的勇猛形容吕布,而是“老虎”的本质——畜生)

吕布当然听不出什麽弦外之音,只顾一直诉说:“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曹操颇为心动,但刘备这是插画了(演义中曹操主动询问刘备的意见),说:“明公(曹操)您看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阳(丁原字建阳)和董太师(董卓)的吗!”(注意了!这时的刘备除了收起了以往的仁义,经历过吕布这一大教训之后还运用了现今高超的谈判术!他不是直接说服曹操杀吕布,而是让曹操自主地遐想一下自己的下场,读营销或心理专业出身的朋友们绝对有不少共鸣,这里不继续展开和解释)

有关吕布的下场,历史帝们可以略过,我们也可以略过。只是,其部属陈宫、高顺亦拒降被处死(陈宫投吕布的原因非演义中简单直接,以后会提到。而高顺这一难得的当世将才却死於爱才如命的曹操之手,也是郭嘉的大手笔,以后介绍高顺时也会对比著张辽而提到),惜哉!好了,我们又回来说了。

大家可能觉得,说了这麼久,一副乏善可陈的插画为何会连篇文字谈及吕布的平生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之前所提及的插画中吕布的眼神,他的眼神的确让我想到八个字:

勇而少谋,忘义无信!!正常而言,画一个人如何骁勇善战,放大的表情作用的手法可以很多,但插画偏偏把吕布的脸侧于一边,更无春夏秋冬,我所表达的并非如善战之简单,更直指其为人——行不正、言无信!

诸君请看,吕布的败亡看似是因其“高顺言忠而不用,陈宫计智而不听”。但实际上,性格决定成败,他的性格导致了自己日后的收获多少。

而从历史上看,从前人生历程来看,我们能所感受到他的什麽呢?雁门认为,就是“没信用”。

在一个空谈仁义、弱肉强食的乱世,只有一腔热诚和万卷兵书是无用的,对於吕布屡次易主,我不便评价。但问题是,出来行走江湖,没有一个“信”字,绝对不行。

吕布啊吕布,你可以为自己而贪,可以为天下苍生而贪,但没有了信用,谁又会去相信你呢?

说好了跟主子杀宦官,谁知最后却杀了主子...

说好了跟主子守江山,打天下,谁知最后却因女人而杀了主子...

说好了跟盟友一起干,谁知还没成功之前便侵吞盟友的业绩...

说好了跟盟友打天下,谁知盟友一下子答应不了自己的要求便心生怨恨...

说好了跟朋友大展拳脚,谁知朋友因为自己的风评而大受牵累而毫不追悔...

说好了跟朋友互为犄角,谁知在朋友落难之际大踹一脚而自己并无大获...

这种人,就算再厉害都是一把为人所利用或者为人所规避的嗜血利器!终非人也却身死污名,何必呢?

雁门如此执著的展开篇幅,为的就是说明“信”字是如此之重要~

千百年过去了

吕布的一方伊人,随历史长流而夕阳荒草...

吕布的神兵利器,随春花秋月而销蚀成泥...

吕布的千里名骑,随疾风黄沙而淹没无终...

吕布的满身勇武,随饭后余茶而尽付笑谈...

留下来的,究竟还有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