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杀吧吹武将和黑武将的现象太多 大概这篇帖子都可以算作群嘲了吧...比如说弱将 没有任何原因 就是弱 比如说强将 没有任何原因 就是强 这是共识 如果加上几个貌似有道理的原因 简直就成真理了 那啥在此斗胆打破常规 大胆的剖析一下吹武将和黑武将的简单伎俩 还原真实的武将强度 和喷子们战个痛快

到底怎么判定一个武将的强弱?根据此人在三国里的能力?根据此人在历史上的地位?根据此人的性格?抑或是 根据插画?根据技能的名字和数量?看到此处 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吧 看似扯淡 其实很多人对武将强度的认识 都或多或少的被上述因素左右(这种人就不要在我的帖子里评价武将强度了吧...) 还有人 简单读一下技能 听听别人的评价 还没理解明白 就开始妄加推断了
废话结束 先说武将强度的基本准则 由两个因素决定 血量和技能 血量不用说 4血比3血强 到底强多少 大家心里都有数 下面主要说技能(3血4血以外的武将 我们分析的时候再额外分析其血量对强度的影响)
技能的强度 由两个因素决定:1、技能的发动频率;2、每次发动技能的收益。
有两个技能的武将 把两个技能的强度加起来就可以了
很多武将两个技能的契合度很高(很喜欢这样的设计 不是无脑选将的那种喜欢 只是单纯的欣赏)
两个技能之间互相影响 往往其中一个技能可以加强另一个技能的发动频率或单次发动技能的收益 所以楼主说把两个技能的强度加起来 并不是把两个单技能武将的技能加起来 而是把一个技能存在的情况下 另一个技能的强度算出来 然后反过来算 再加上
技能发动的收益 并不是按照粗略的1血2牌理论计算收益(当然还是可以以此作为一个简单的标准) 而是要从场上的具体形势看 发动技能和不发动技能对局势不同的影响之间的差值 到目前为止 这根本没有一个合适的度量值 所以只有对三国杀领悟很透彻的人才能理解 否则只是纸上谈兵
比如 孙权制衡一次的收益 就是制衡摸到的牌的总价值 减去制衡弃掉的牌的总价值 由此可见 并不是每一次制衡都会有收益 有的时候制衡一次的收益也大的惊人 但是总体来说 制衡是一个收益比较稳定的技能
再比如 甘宁奇袭一次的收益 就是一张拆的价值 减去那张被当拆的黑牌的价值 也可以说是拆掉的牌的价值减去被当拆的黑牌的价值 因为甘宁使用奇袭的一瞬间 一张拆的价值和被甘宁拆掉的牌的价值是一样的(犯2无脑拆除外 此处仅仅考虑所有玩家都会玩的情况)
技能的强度 一般来说等于技能发动频率和单次发动技能的收益 如果精确点说 每次发动技能的收益都不大相同 一个技能在整局中发动的总收益 等于每次技能发动收益的总和
当然了 正常情况下 用技能单次平均发动的收益乘以平均每局的发动次数 基本上就可以了 这是最常用的计算方法 每个武将都可以这么计算 当然了 每局发动的次数又取决于自己存活的时间 以及这局持续的时间
补充一下 决定技能强度的第三个因素:技能威慑的收益
所谓威慑 就是敌人怕它发动 于是通过改变打法 刻意没让它发动 比真正发动技能的收益小 但是比没有这个技能 还是有收益的(鉴于技能威慑的收益往往小于技能发动的收益 大多数时候按照前面的算法仍然没错)
比如 有2牌鲁肃 上家姜维 没输出牌 为了不让鲁肃好施 于是没挑衅 好施没有发动 但是仍然变相的造成了收益(如果姜维面对一个单技能缔盟的2牌鲁肃 会怎么样)
实战中有很多这种情况 某武将明明没发动技能 但就是让对面很蛋疼 不光不敢无视他 反而把他视为眼中钉 肉中刺 宁愿付出一些代价也不让他发动技能(比如给郭嘉打无懈)
技能威慑的收益和上面的发动收益是不一样的 发动的收益看得见摸的着 一共发动几次 每次发动的收益 一目了然 技能威慑的收益是很隐蔽的 没有三万以上的文公 想把一个武将技能每局通过威慑造成的收益看清楚 是很困难的
最典型的就是防御型的技能了(很多锁定的防御技也可以当做威慑讨论 因为它们从来不会发动 比如谦逊) 比如贾诩 敌人想对贾诩使用拆 但是发现是黑拆 只好退而求其次 对贾诩的队友使用 那么本次帷幕就通过威慑降低了敌人的手牌利用率 本次所带来的收益就等于 那张拆因为帷幕的存在而降低的价值 即:拆贾诩一下的价值减去拆贾诩队友价值
好了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 吹武将有三种方法 1、夸大技能发动的收益;2、夸大技能发动频率;3、夸大技能威慑的收益。同理 黑武将也有三种方法 就不用重复了。
说一个经典一点的吧 李大神的观点 关羽完爆张辽
关羽每回合稳定输出 简直碉堡 张辽突袭不到杀 不如白板
先为二爷说句公道话 关羽确实不弱 每回合一杀也确实很重要 但是关羽不弱是建立在白板不弱的基础上的(白板不弱也是事实 不管是单挑还是身份局 两个白板武将加起来几乎完虐全扩任何武将)每回合一杀很重要是建立在每回合0.55杀很重要的基础上的 断杀期到来之后 关羽能保证每回合一杀 但是别的武将并非摸不到杀 至少白板也能每回合摸到0.55张 所以关羽在断杀期之后 每回合武圣的发动频率是0.45 每回合一杀并不是每回合武圣 李大神把关羽的每回合一杀完全归功于关羽本身 其实就是变相的夸大了武圣的发动频率(虽然没有明说)更可悲的是 好多反驳的人竟然说杀不重要(这个真心是黑关羽)说张辽摸到杀的密度比别的武将小 这也是事实 张辽每回合2收益的理论还是太不客观了
按照上面的算法 张辽突袭的收益=偷袭的两张牌对于被偷袭的人的价值+偷袭的两张牌对张辽的价值-两张随机牌的价值
可见 大部分时候 突袭都是有很大收益的 毕竟4张牌总比2张牌价值高吧?但是突袭也不是任何时候都有收益(即使没偷对方陆逊邓艾)比如 对方的核心武将裸奔 急需补刀 此时对方两人手里都是一张明闪 张辽完全可以放弃突袭 摸牌找杀和其他输出牌(这种情况下 两张随机牌的价值真心大于四张闪)此时 无脑突袭确实是负收益的 但是这种情况实在太罕见 所以对李大神的观点 我实在不能苟同
可见 高手用张辽 偶尔还是需要放弃突袭的 尽管这种情况比较少 可能上万局才会遇到一局 但是这种严谨的态度 恰恰是高手所需要的 我们的目标是 每一次行动 都要尽力找出最优解!
再比如 黑张角 就要黑他的技能发动频率 牌堆中的闪本来就不多 张角没闪更是家常便饭 有闪就把张角扒光了再杀 至于拆顺的密度和张角局甘宁的出场率 自然又被无限的夸大了 更坑爹的是 每次张角没闪反都能知道 雷击的威慑作用全无 这个确实有点扯了 实测表示张角虽然比刘备孙权差一个档次 但确实能用 说不上坑
个人觉得马谡是吧里被黑的最严重的一个武将了 诸葛被评为八神 马谡竟然被评为八废(不知道提八神八废会不会被删)心战怎么说也算是伪观星+伪英姿了 发动时的收益自然黑不得 于是只好从发动频率入手 心战限定技我会乱说?我到现在还不知道黑参军的观点到底是马谡总是无脑透支手牌裸奔 还是每次对面都有强悍的拆迁队(虽然那啥也不常用马谡 但是用马谡时从不无脑开无中)
呀呀呀 竟然忘了最最可爱的小鹿了 作为三国杀第一美女 在贴吧已经被黑出翔了(你们这是嫉妒!)两个负技能的武将简直完爆全扩所有武将了 谦逊让队友被顺和乐的频率增加 联营手牌利用率低 无脑联营坑队友 这...
先说谦逊 是个正儿八经的正面技能(虽然偶尔也有点负面作用)和所有的防御技能一样 都起到了转移敌人火力 降低敌人手牌利用率的作用 如果敌人原本的顺乐就不打算对陆逊使用 那么这个技能就没有收益 也没损失 如果敌人原本打算对陆逊使用顺和乐(这种情况应该很少吧)那么谦逊的出现就起到了正面作用 即使很小
话说单联营的陆逊也几乎不会有人顺和乐(顺手牌反而促进联营) 真到了打算顺乐陆逊的时候 其实就算顺乐陆逊的队友 也不会使这两张牌的价值降低多少 所以谦逊是一个价值不高的正面技能
再说联营 这个应该是陆逊的主要技能了 前期降低手牌嘲讽度能屯关键牌 后期爆发能力也不弱 其实黑陆逊 最有说服力的办法 应该是黑联营的发动频率 而不是发动收益 有脑子的人都知道 兵一共就两张 五谷一张 桃园一张 反而无中 拆 铁索 的密度相对较大 见过陆逊爆发的人都知道 陆逊只是爆发率低 爆发时的强度真心黑不得
还有吹孙权 一般都是夸大单次制衡的收益 把制衡说成是要什么来什么 完爆所有转化系武将
反之 黑孙权 就要黑制衡的收益 “制衡是你想要什么都能来的?桃和无懈哪那么好找?”就仿佛孙权制衡从来找不到桃和无懈一样 至于孙权的真正强度 当然要根据牌堆中各种牌的密度来说 这样才有可能具体的分析出制衡的收益 虽然还是不准确 但是比起上面连牌堆都不提就无脑吹和黑的脑残 还是很值得尊重的
可悲的是 我们打败了权吹 却无法打败权黑 因为权吹会树立观点 比如完爆姜维SP赵云什么的 还会说出适当的打法 从而我们可以从牌堆的构造触发 反驳权吹的观点 但是权黑根本没有观点 连孙权单挑某武将几几开都不敢说 只要我们说孙权摸到任何一张牌的概率大于白板武将 或者说孙权摸到任何一张牌的速度比白板快 权黑只有一句话“制衡:出牌阶段你可以弃掉任意张牌,然后从摸等量的任意牌”算了 群嘲话题 不提也罢
SP赵云在刚出的时候也是被吹的武将 因为好多人第一眼看到他就把技能发动频率YY到极限了 认为摸到多少杀闪 就能冲阵多少次
现在随着大家对SP赵云的认识越来越深 发现SP赵云并不强 于是又有人为了秀高端 开始黑SP赵云了(估计杀吧黑武将这么盛行的原因就是有很武将的本领会被认为是高手吧)
如果你不知道冲阵的发动频率 我们可以把技能拆开 重新组合
技能1:你可以将你的闪当杀打出 如若此做 你可以获得对方一张手牌
技能2:你可以将你的杀当闪打出 如若此做 你可以获得对方一张手牌
这就不难发现 其实SP赵云主要是靠技能1吃饭的 技能1才是主要技能 可以主动发动 可以冲关键敌人的关键牌 冲到对方唯一的闪不光有了强命的效果 而且还有了一定的续航能力 但是也看得出来 技能1的发动频率并不高 牌堆到底有多少闪 平均每回合摸到几张 稍微一算就知道 咳咳 我就不算了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此贴只是教大家判别武将强弱的方法 并不打算长篇大论的评价武将强度 免得引来喷子
技能2应该算是防御技能 而且是威慑技能 除了对唯一的万剑有相对主动的效果 还非常克制袁绍 除此之外 技能2发动的频率真的很小 于是这也成了黑SP赵云的一个基础
除了SP赵云摸到的闪不多 距离有限之外 没人杀他 当然也是黑SP赵云的重中之重(如果敌人都跑去杀SP赵云了 那他岂不是成了全扩第一神将?)正如上面所说 不发动不等于没收益 通过威慑作用 使敌人转移目标 降低敌人的手牌利用率 当然也颇有收益 而且SP赵云又和其他只有防御技能的武将不一样 比如周泰 比如于禁 他们除了防御技能就什么都没有了 而且是4血 就算没有防御技能 也几乎不会有人优先杀他们(谁会抢着杀一个四血白板?即使并不难杀死)SP赵云还是有一个技能1的 再加上是3血 想想看 如果SP赵云只有技能1 被集火的优先级会提高到什么程度?毕竟被冲阵的滋味不好受 虽然发动频率不高 还是收了更安全 此时SP赵云有了技能2 一下子就把自己的防御降低了一个档次 使敌人无奈的转而杀向别人 甚至弃杀(距离是个很重要的概念)从而大幅度降低敌人的手牌利用率 顺便说下 防御技能还是给主动技能本身就比较强的武将 才能有更好的发挥 不管是真正的发挥了防御技能还是发挥了威慑作用 其收益都非常可观 但是相同的防御技能如果给一个没有主动技能的准白板 收益就小的可怜了
PS:其实那啥非常欣赏这种武将 主动技能不弱(即使不强)还有一个防御技能
这样的武将对身份的适应性特别强 几乎当主忠内反都能用 尤其是当内 既有能力控场 又不容易被集火 还非常抗打 代表人物:SP赵云 司马 法正等
有人提醒我了张颌的问题 那么就写一下吧 说张辽完爆张颌和张颌完爆张辽的 真心智商拙计 张辽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 而且上面我也略有提及 下面主要说张颌
巧变分为巧变1 巧变2 巧变3 巧变4(巧变1被神速1完爆 巧变2被突袭完爆 巧变4被克己完爆 不知道这是不是张颌被黑的原因)
其中发动频率最高的是巧变2和巧变3 这两个是张颌的主要技能
按照收益轮计算 突袭是2收益 巧变2只有1收益 但是张辽只有突袭一个技能 张颌同时还可以发动巧变3 也是1收益 每回合还是2收益 总体来看差不多
具体点看 张颌缺手牌 但那时建立在手牌利用率高的基础上的 假设 如果张颌没轮巧变2再巧变3 其团队贡献肯定比张辽强 但是其手牌消耗也比张辽大很多 实战中 张辽基本上可以无脑突袭 张颌巧变2则需要仔细考虑 看似1收益 其实张颌也是手牌利用率很高的武将 巧变2相比摸牌 张颌手牌-1 敌人手牌-2 考虑到张颌手牌的价值很高 有时候张颌一张牌换敌人两张牌反而吃亏 所以张颌是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武将 理智发动巧2的条件应该是 被偷的2牌对敌人的价值+被偷的2牌对自己的价值>巧变弃的1牌的价值+2张随机牌的价值 而不仅仅是4>3那么简单
比如对面有孙权袁术等比较吃手牌的武将 巧变2肯定是有收益的 如果只能偷对面是魏延周泰 那么4<3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巧3的发动时机同理 有没有收益 移动哪张收益最大 需要对场上每张牌的价值都特别清楚才行 兵无常形 水无常势 这句话不是白说的 张颌应该在回合开始之前就粗略的预判出场上每人的下个回合会大致发生什么事 只有这样才能更精确的把巧3的收益最大化
巧1和巧4嘛 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了 也实在懒得码字了 只要记住巧4没有收益就行了 只能减小损失 所以为了发动巧4而卖血的张颌是很2的 最后鸣谢李大神